穿梭于时光的回廊之中,广东科技学院绿美广东绿韵古村焕新工程突击队抵达了企石镇的江边村。他们深入探访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古朴村落。今天他们将揭开传统武术的神秘面纱,亲自体验咏春拳的精髓所在,深刻感受每一招每一式间蕴含的力量与智慧。
咏春拳简介
咏春拳自严咏春创立以来,已有超过200年的悠久历史,其武学宗旨深植于“正心修身”之中。咏春拳源于少林,承袭于佛山,其教学体系强调传统内家武学理念,旨在强身健体之余,亦不忘咏春拳的实战特性。
梁宇熙师承第五代咏春传人郭伟湛。2019年,咏春拳成功申请并入选东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梁师傅的教导得以 了解和学习咏春文化。而梁师傅本人,也于2021年荣获东莞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非遗传承自此成为他肩上的一份责任,一种融入日常的习惯。
自2014年起,梁师傅便积极带领宇熙咏春团队走进各镇街的众多幼儿园及中小学,开展公益教学活动,致力于将咏春文化广泛传播,让更多人受益。
咏春拳体验
咏春拳的益处众多,今日我们的队员们有幸跟随梁师傅亲身体验并学习了咏春拳的精髓——“三板斧”,共同沉浸在咏春拳的独特魅力之中,深刻领略其精妙的攻防技巧。“三板斧”实则是咏春拳中至关重要的“摊、膀、伏”三种基本手法,它们构成了咏春拳技击体系的核心结构。
摊手又为问手,代表着咏春拳中从下往上的支撑结构。双方搭手时,是一种位于对方手臂下面的手法,如咏春拳的单黐手里的摊手。摊手多是从下往上再带点角度去撬开对方的手。
膀手,代表着咏春拳中左右横向运动的支撑结构。通过旋转手腕的动作,实现借力打力、以柔克刚的效果。不直接硬抗对方的攻击,而是通过巧妙的旋转引导,将对方的力量化解于无形。
伏手,代表着咏春拳中从上往下压制的结构。通常由前手执行,当对手发起直线攻击时,前手会从中间线位置向外侧快速移动,以手掌外侧接触对手的前臂或手腕,从而拦截对方的攻击。在咏春拳中一般会与摊手、膀手配合使用,而不单独出现。
在本次咏春拳的体验中,梁师傅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咏春抱拳礼的动作。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等意思。
接着,梁师傅亲自给我们展示了膀手的操作示范。只见他身姿挺拔,动作行云流水,一招一式都尽显功力。示范结束后,更是热情地与我们进行互动,耐心地指导我们的动作,纠正我们的错误,让我们在亲身实践中更深刻地体会到咏春的魅力和精髓。
走进人物
为了更深入地探索咏春拳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路,我们与梁师傅进行了交流。
我们询问梁师傅开始咏春拳公益教学的初衷,梁师傅表示:“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中,成年人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而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被赋予了极高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武术作为一种兴趣班,往往难以吸引足够的学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公益教学的方式,将咏春拳这一中国武术的瑰宝传播给更多人,让大家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扩大群众基础,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国术文化——咏春拳的学习中来。”
在谈及咏春这一非遗传统文化传承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时,梁师傅指出,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学习咏春拳的人群趋于年轻化,且数量有限。观察现今的年轻人,他们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包括购房、购车等经济负担。同时,老一辈的人在快速发展的电子科技时代中也难以吸引足够的关注,使得他们的生活同样充满压力。因此,咏春拳的传承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即潜在的接受群体正在逐渐缩小。为了确保这一非遗文化的持续传承,我们需要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努力吸引更多不同年龄段的人参与到咏春拳的学习中来。
尽管如此,梁师傅在江边村驻守的这些年里,始终坚守初心,不懈努力。同时,他也诚挚地呼吁社会各界公益人士及政府机构能够伸出援手,提供必要的扶持与帮助,共同克服资源限制,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推广咏春拳文化,保护并传承好这项宝贵的非遗传统文化,确保这一非遗传统能够走得更远、更长久。
心得体会
咏春拳作为一种极具实用性的武术,其技巧直接且高效,特别适用于自卫防身。通过研习咏春拳,我们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应对突发危险情况的能力,还能有效锻炼体魄,增强体质。
学习咏春拳,不仅是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过程,更是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尊重。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正面临诸多挑战。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难以抽出大量时间专注于武术的学习与传承。因此,咏春拳的学习与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文化精神的延续与弘扬。
我们期望通过咏春拳的学习,不仅能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更能培养个人的耐心与毅力。在此,我们呼吁更多人关注咏春拳,激发对这一传统武术的兴趣,共同努力将其传承下去,让这项珍贵的非遗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继承与发扬的宏伟目标。
(作者:朱晓婷 黄鑫云 莫丰源 郑晓媛 陈心悦 郑译唯 林文朗 刘咏琪 陆敏霞 罗嘉君 陈小曼 张展耀)
发布于:河北省